Skip to main content

醫策縱橫﹕施政期待(二)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19Nov 2024

醫策縱橫﹕施政期待(二)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Dr FUNG HongHKEJ

《施政報告》發表後,局長在不同場合進一步闡述醫療體系改革的重點策略。以往歷任政府推動醫療改革,都會首先推出諮詢文件,討論一大輪,真正可落實到位的措施很少。這次政府直接在特首《施政報告》提出改革的各項重點策略,再由局長詳細闡述,清晰明快,希望在實踐上能大刀闊斧,即使未能解決幾十年累積的各種問題,總能開出一條明路。

改革重點始終在基層醫療。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說要「優化普通科門診作為弱勢社群的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明確指出其他人士應在私營市場看自己的家庭醫生,這包括不屬弱勢社群的慢性病患者。其實現在普通科門診已很大程度主要服務經濟困難人士及長者,醫管局電話預約系統已有很大針對性。我想要加強普通科門診為弱勢社群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及控制慢性病成效,還需一些配套政策,像以人口為準(Capitation)的資源配置、臨床指標、績效管理。

新加坡政府為加強家庭醫生與三個公立醫院聯網的結合,達到推動基層醫療的效果,自2023年4月起,開始以人口為準分配資源給基層醫療醫生及聯網。資源分配比例按人口年齡結構作調節。以人口為準的資源配置不一定要用到整個聯網上,可以由基層醫療或普通科門診開始。在私營市場,目前自願醫保並不包括門診服務。如果能夠加入以慢性病保障為核心的基層醫療服務,以人口(Capitation)方式支付服務提供者,從而衍生新的增值自願醫保產品,一定可以同時加快基層醫療在公私營服務兩方面的發展。

鼓勵慎用服務

改革另一個重點是提升公私營醫療服務,尤其是「探討收費架構及水平,以達致鼓勵慎用服務,引導資源至最有需要及危重病病人,增加支援有經濟困難患者,並加強公共醫療服務針對性補貼在財政方面的可持續性。」有關針對性補貼,前政府在1993年的「彩虹報告」已經提出,之後公立醫院的收費作了一些調整,像急症室在2002年底開始收100元的診費、專科門診開始收每種藥10元的藥費。這些收費都談不上有任何的針對性,可以說是隔靴搔癢。

如何推行針對性補貼,可有兩方面考慮。其一是從服務着眼,其二從人口收入着眼。新加坡又有很好的學習經驗。自2022年11月起,新加坡政府給予居民在使用公立醫院服務的補貼,會按1.服務類別──急症住院及日間手術、康復住院及社區服務、專科門診;2.家庭收入及資產價值,制定不同的補貼百分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