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策縱橫:新冠疫苗 (Published on HKEJ)
19Jan 2021
醫策縱橫:新冠疫苗 (Published on HKEJ)
Dr FUNG Hong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踏進2021年,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嚴峻。歐洲許多國家要保持封鎖狀態,減少民眾活動。英國和南非更出現病毒變體。在香港,第四波起伏不定。香港大學公布的病毒即時繁殖數值,新年期間稍微回落,到1月7日,數值回升到0.99。執筆之時,全球確診人數超過9300萬,死亡人數超過200萬。疫苗有多快可以幫我們控制疫情?
政府早前已經第一時間訂購3種疫苗,不日將會陸續運港給市民接種。3種疫苗採用不同的技術平台製造,有傳統的滅活及病毒載體平台,也有嶄新的mRNA核酸平台,臨床研究數據顯示都有效。歐美各國已率先推出核酸疫苗,目前以色列領先全球,每百人口打了25針。如果全是第一針的話,以色列已經為25%的人口接種。以量來說,則是美國和中國接種最多,都超過1000萬劑。中國接種的是自己製造的滅活疫苗。國家人口多,接種比例自然相對較低。
接種疫苗的目的,是要達到群體免疫。美國的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醫生認為,新冠疫苗接種率必須達到75%至85%,才能達到群體免疫。以目前各國接種疫苗的滯後情況來看,世界衞生組織的首席科學家認為很難在2021年內達到群體免疫。
大規模接種疫苗的挑戰,包括生產、物流、人們接受程度、病毒變種等因素。中大醫學院最近的研究發現,香港人對疫苗接受的程度偏低,只有37%。政府要推動疫苗接種,無論在宣傳和執行上,都必須加強組織和力度。
新加坡的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可以說是早着先鞭,自去年年底啟動至今,已經有超過6000人接種。由開始的2個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到1月底增至4個,然後2月底前再增至8個。我們在香港,恐怕要急起直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