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ealth Sharing Feature Articles

22Apr 2025

醫療新領域:心臟健康與馬拉松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Dr FUNG HongAM730

4月12日醫學雜誌《刺針》發表評論文章,指醫學界必須重新思考研究及診治冠心病的方向。一直以來,有關冠心病的研究和診治,主要針對急性冠心血管栓塞及心肌梗塞。儘管過去幾十年有很大的進展,全球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數仍然很高,估計到2050年會超過1千萬人。

文章指出,對於冠心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都是針對患者有徵狀以後的診治,包括風險評估、控制三高及抗血小板藥物、CT心血管造影、心肌梗塞快速測試、心血管導管介入手術等。但冠心病是血管粥樣變化(atheroma)的慢性病,病變開始時患者並沒有徵狀。如何給沒有徵狀的患者評估風險,及早找出早期病變並治療,防微杜漸,必須成為新的研究及防治方向。目前我們已有的診治手段,對許多患者都是太遲了。

這令我記起早兩星期(3月30日)在另一本醫學雜誌《JAMA》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及評論文章。研究報告的題目是「長跑比賽中的心臟停搏」,評論文章以此為題,分析馬拉松及半馬拉松長跑比賽中心臟停搏(cardiac arrest)的原因及風險。我因為經常參加長跑賽事,並恆常作系統性的訓練,對報告及文章特別留意。

研究分析2020至2023年在美國所有馬拉松及半馬拉松比賽中心臟停搏患者的詳細數據,包括發生率、風險因素、成因、存活率等。數據搜集的方法有系統又全面,涵蓋29.3百萬名完成賽事的參賽者。結果發現10年間心臟停搏的發生率相對穩定,每10萬名參加者發生0.54次,其中男性較多,有1.12次,是女性的6倍;全馬參加者的發生率是1.04,是半馬參加者的2.2倍。這段期間,心臟停搏的死亡率是34%;比起前10年(2000-2009)的71%,大幅下降。顯示急救部署,尤其是AED的普及應用,有很大的作用。

研究最重要是找出心臟停搏的成因,40%是因為冠心病。這和之前一些研究認為是由於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很不同。冠心病可以預防,對近年來參與馬拉松長跑愈來愈多的中年以上年紀較大人士,是很重要的提點。

回到《刺針》的評論文章,冠心病是慢性病,早期沒有徵狀,健康飲食、戒煙少酒、控制三高是預防的基礎。有家族史的高危人士,適宜定期體檢。參與長跑運動者,更不宜掉以輕心。渣打馬拉松明年1月18日舉行,你的備戰計劃裡有沒有包括心臟健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