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定价收费】系列 之 《替病人把关》

0510月 2020

【定价收费】系列 之 《替病人把关》

冯康医生

病人要入院接受检查及治疗,过程中一定出现某程度的风险。这些风险可以是诊断上的犹疑、延误或错误,可以是药物的副作用,也可以是手术的并发症。在私营医疗,这些临床风险最后都会转变成财务风险。

病人以「按服务收费」(Fee for Service, FFS) 模式支付私营医疗服务,可以透过购买医疗保险分摊风险,但到最后,所有剩余风险还需要自己承担。医疗费用可以非常昂贵,一旦出现不能预测的风险,就很容易失去预算。

已故的哈佛商学院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 认为病人在求诊过程中,需要医生替他/她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医生利用其医疗专业知识,判断病人的病情,作出诊断。病人以 FFS 模式支付医生的服务,是必然的需要。

病人有了诊断之后,要接受治疗,治疗的过程就可以标准化。医院透过标准化的程序,可以增加效率,降低成本,避免医疗失误,从而减轻病人的财务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哈佛教授认为必须改变 FFS的支付模式,这是定价收费和捆束收费(Bundle Payment) 的基础。

所以,定价收费是为病人把关,使医院更容易管理好病人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大抵上,病人医疗风险的源头有两方面:第一是病人自己的健康状况,譬如有没有慢性病,控制的好不好;第二是治疗过程中不幸出现的并发症,令治疗变得复杂。一方面,定价收费提升对病人收费的透明度;另方面,定价收费也为医院提供一个框架有效管理病人的风险。

目前,一般私家医院制定个别手术的「套餐收费」,都用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数作为定价准则。病人因为医疗需要留院超过预计日数,便要另外收费,变相变回 FFS。这其实不能推动有效的病人风险管理。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定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