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医策纵横:地区康健中心的局限

2112月 2021

医策纵横:地区康健中心的局限

冯康医生信报

地区康健中心的设计,很像赛马会资助「流金颂」计划中位于大埔的「流金汇」,同样包涵上月文章提到的4种核心服务。「流金颂」计划的设计者及总监中文大学的胡令芳教授认为,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主要由「衰老」引起,要做到「老而不衰」,就必须摒弃传统以医疗为主导的模式,改为以「医社合作」模式,加强长者的体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及管理慢性病。可以说,地区康健中心把「流金颂」的理念,拓展到整个基层医疗层面。
所谓「医社合作」,其实是指由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中心内各种服务。这些社会服务机构,大多同时在社区内提供各样由社会福利署资助的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包括分布各区的长者日间护理中心或单位。很容易看到,两种分别由两个政策局规划的社区日间服务,有不少类似甚或重叠的地方。
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的目的,不是把其社会服务范畴内的受众转介到地区康健中心,而是增加服务的普及性和可及性。但如果地区康健中心最后不过是在下游位置不断迎接由医管局转介的出院病人,帮助他们在社区的康复,就和基层医疗服务的理念差很远了!
要有激励因素
要使地区康健中心变成基层医疗服务的核心,必须解答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市民为什么要来?第二,市民为什么要透过中心转介看地区的私家医生?中心的运动康复设施看来都很先进,要长者利用医疗券使用中心的设施,参与中心的活动,必须有强而有力的激励因素,使新的模式变成潮流,否则只会停留在小众参与的状况。至于转介医生,市民担心的长期药物价格承担问题,没有解决方案,慢性病者还是会挤到医管局去,起不到「截上流」的作用。没有医生的地区康健中心,怎么能带动基层医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