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醫策縱橫:地區康健中心的局限

2112月 2021

醫策縱橫:地區康健中心的局限

馮康醫生信報

地區康健中心的設計,很像賽馬會資助「流金頌」計劃中位於大埔的「流金匯」,同樣包涵上月文章提到的4種核心服務。「流金頌」計劃的設計者及總監中文大學的胡令芳教授認為,老齡化帶來的健康問題主要由「衰老」引起,要做到「老而不衰」,就必須摒棄傳統以醫療為主導的模式,改為以「醫社合作」模式,加強長者的體能,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控制及管理慢性病。可以說,地區康健中心把「流金頌」的理念,拓展到整個基層醫療層面。
所謂「醫社合作」,其實是指由社會服務機構提供中心內各種服務。這些社會服務機構,大多同時在社區內提供各樣由社會福利署資助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包括分布各區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或單位。很容易看到,兩種分別由兩個政策局規劃的社區日間服務,有不少類似甚或重疊的地方。
社會服務機構參與的目的,不是把其社會服務範疇內的受眾轉介到地區康健中心,而是增加服務的普及性和可及性。但如果地區康健中心最後不過是在下游位置不斷迎接由醫管局轉介的出院病人,幫助他們在社區的康復,就和基層醫療服務的理念差很遠了!
要有激勵因素
要使地區康健中心變成基層醫療服務的核心,必須解答兩個關鍵問題。第一,市民為什麼要來?第二,市民為什麼要透過中心轉介看地區的私家醫生?中心的運動康復設施看來都很先進,要長者利用醫療券使用中心的設施,參與中心的活動,必須有強而有力的激勵因素,使新的模式變成潮流,否則只會停留在小眾參與的狀況。至於轉介醫生,市民擔心的長期藥物價格承擔問題,沒有解決方案,慢性病者還是會擠到醫管局去,起不到「截上流」的作用。沒有醫生的地區康健中心,怎麼能帶動基層醫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