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醫療新領域:醫在瘟疫蔓延時 (Published on AM730)

11Jun 2020

醫療新領域:醫在瘟疫蔓延時 (Published on AM730)

Dr. Justin WU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新冠肺炎雖然沒有打垮我們的醫療系統,但衝擊還是不小。

公營醫療系統由於要全面備戰,暫停了很多非緊急服務。但這個措施也令輪候時間進一步延長。由於醫管局的使用率已經飽和,過去數月累積的非緊急手術,可能需要數年才能解決。再加上經濟不景,市民負擔能力下降,以致醫療需求由私營流向公營系統,使公營醫療百上加斤。

醫療服務停擺也衍生了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的問題。以腸胃科為例,由於很多內視鏡檢查被取消或延遲,拖延了胃癌和腸癌的診斷,以致近期癌症發病率不升反降,令不少患者病情惡化。很多老人家由於擔心受到感染,即使有病也不敢到醫院求醫,以致一些嚴重的急症如心臟病、中風等延誤了診治,錯過了治療的「黃金小時」。

此外,很多醫療用品和藥物的生產地因本國的抗疫需要,將醫療物資界定為「戰略物資」,限制了出口。加上供應鏈因運輸、物流業服務停頓而受到影響,供應減少、需求上升勢必引發醫療通脹,以致醫療成本進一步攀升。

在私營醫療方面,由於大家都重視個人衛生,大人改為家居工作,小朋友不用上學,減少了社區感染的風險,流感高峰期也提早結束了。私家診所受疫情影響,求診人數大跌,一些以服務內地病人為主的醫療機構,服務需求的跌幅甚至超過九成,有個別醫療機構甚至因而倒閉了。另一方面,由於擔心公院內有新冠肺炎病人,很多產婦擔心院內感染,改為到私院分娩。產科服務因而成為私營醫療的「逆市奇葩」。

從正面的角度看,疫情令公私營醫療服務此消彼長,也為進一步發展公私營協作製造了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