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策縱橫﹕「自願醫保」保障作用
1712月 2024
醫策縱橫﹕「自願醫保」保障作用
馮康醫生信報
署理醫務衞生局長李夏茵醫生,日前在立法會表示,自願醫保推出以來,截至今年3月底,保單數量達134萬,當中超過一半(53%)為40歲以下較年輕人士,35%為40-59歲,60歲以上僅佔12%。134萬的投保人中,購買「靈活計劃」的佔97%。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對於自願醫保計劃成效,目前仍然難以評估。
除了自願醫保,很多受僱人士都有公司提供的團體醫保,受保人士估計約240萬。無論自願醫保的「靈活計劃」或者是團體醫保,保障差異都很大,以保障私營醫療的住院開支為主。其中只有最高端的醫保計劃,才能夠提供全面覆蓋;除此以外,投保人一般都需要支付差額費用。
以癌症保障來說,目前整個醫療系統給病患者的保障,似乎有很多不足地方。首先,大概90%的癌症病患者,都是從醫管局得到診斷。醫管局會根據患者的輕重緩急,給病人做檢查和治療。以最普遍的大腸癌和乳癌為例,由診斷到治療,一般都要等2-2.5個月。患者如果心急想到私營醫療盡早得到治療,有沒有保險,或保險的覆蓋夠不夠,便成為關鍵。
醫療費愈來愈貴
無疑,近年來醫管局投放了不少資源加強癌症的診治服務,包括新藥的引入。癌症治療近年來是愈來愈貴,傳統的手術、化療及電療外,還有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放射同位素治療等。個人化的精準治療,很多時又需要先做基因測驗。加起來的成本和費用不少!醫管局引入的新藥中,很多都歸類為自費藥物,目前超過100種,其中60%左右有安全網資助經濟有困難的患者,其餘的都要患者自付。可見即使進入了公營體系,患者還是有可能面對相當的經濟負擔。
很多患者為了得到更快的診斷和治療,都會找私家醫生。但私營醫療的費用實在太貴,即使有保險也未必能夠有足夠的覆蓋,更何況癌症患者中很多是50歲以上沒有醫療保險的中年人士或長者。就算是有購買醫療保險的人士,因為保障不足,最後約40%還是要選擇公營服務。
自願醫保能否提供足夠的保障作用給癌症患者?針對這個問題,國家近年來開始推動「惠民保」。根據銀保監的定義,這是以城市定制的商業醫療保險,要求與基本醫保銜接的補充性醫保。新加坡政府也不斷優化MediShield Life作為補充性醫保的覆蓋與功能。似乎補充性醫保已經成為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的重要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