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西医结合医学门诊

中大医院1楼

服务时间

列印

我们的服务

  • 全科 (方脉)
  • 中医专科专病治疗
    •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 妇科
    • 皮肤科
    • 肿瘤科
    • 脑神经科
      (中风、多发性硬化、脑退化、脑痫、面瘫、运动神经元疾病、帕金逊病等等)
    • 内分泌及糖尿科
      (糖尿病前期/并发症、肥胖症、高血压 、高胆固醇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等)
    • 儿科
    • 长者健康调治
    • 新冠复康
    • 痛症调治
    • 精神健康调治
    • 亚健康调治
  • 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
    • 新冠复康
    • 肿瘤科
    • 小儿湿疹
    • 女士更年期
  • 针灸
  • 骨伤跌打
  • 推拿
  • 药物 (配方颗粒剂)

门诊时间表  

 

中西医汇诊服务 

中西医汇诊是在同一时间结合中医师和西医专科医生的意见,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服务范围

    • 小儿湿疹及相关过敏疾病

    预约及诊症流程

    • 致电3946 6321进行预约
    • 诊症当天将会由中医师和西医专科医生同时进行诊症
    • 中医师和西医专科医生会就病人的情况制定个人化的治疗方案

    诊症时间

    逢星期四下午

    查询及预约:3946 6321

    收费

    收费表

    收费类别

    下载

    健康知识

    认识三伏天灸疗法

    中医天灸

    认识三伏天灸疗法

    随着中医渐见普及,三伏天灸逐渐受认识,但三伏天灸的源流是怎么,三伏天灸的机理又是什么呢? 天灸的历史源流 所谓「天」,是指在特定的日子,借助时令之气治疗人体或预防保健。早在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八月十四曰,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至宋代《针灸资生经》中可以见到现代「天灸」的雏形,将捣碎的旱莲草用铜钱压在穴位上,外面绑上布固定,待其发泡。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在八月朔日收取露水,敷在膏肓穴治劳瘵,谓之天灸。可见中医运用天灸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历史十分悠久,历史上天灸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对应不同性质的疾病。至清代《张氏医通》所载,在夏季三伏天中用白芥子涂在肺俞、膏肓、天突等穴位上,治疗寒性的哮喘。现代中医遵循此法,主要使用温热药物敷在穴位上,治疗各种寒性疾病,例如鼻敏感、哮喘、咳嗽、消化不良、慢性腹泻、便秘、月经病、手足冰冷、痛证等。 合于天道,借势使力 中国传统思想一向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天灸疗法正是善用天时的体现。夏至虽然是天地阳气最旺盛的时节,但是阳气处于一种外散的状态,不易聚敛运用。自然界的阳气升极则降,在夏至之后阳气开始下降潜藏。三伏天是夏至后的三个「庚日」,处于小暑至立秋的期间。天干中「庚」属金,有「收」、「降」之意,三伏天的「伏」字也表达了阳气渐渐伏藏的意思。经过初、中、末三伏之后,天地阳气不断下降收藏到地下,至立秋入秋,处暑而暑气尽,天气渐凉,人体的阳气也顺应天时转入收藏。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有人认为外敷药物不用吃进去,不用那么讲究,实则不然。清代药物外治专着《理瀹骈文》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天灸外敷药物也必须依据医理和药性去选择。 因为外敷药物「必得气味俱浓者方能得力」,「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所以天灸药物中使用了附子、白芥子、细辛等气味浓且走窜力强的药物外透体内的寒气;针对阳气的虚损,使用肉桂温补肾阳,引气归元。天灸敷贴的穴位因人而异,医师根据身体状态的不同选用脏腑相应的穴位,令治疗更有针对性。 身患虚寒疾病之人,可以在这个季节,借助敷贴温热药物的力量疏通经络,温通脏腑,祛除体内寒气;还能借自然界的阳气潜藏之势,将阳气潜藏到人体内,补益人体阳气,进而减少寒性疾病的发作,达到「冬病夏治」、强身健体的作用。

    了解更多
    中西合璧抗湿疹

    中西医结合医学湿疹

    中西合璧抗湿疹

    湿疹是一种成因复杂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涉及多个内在及外在环境因素,其症状包括发炎、痕痒、皮肤干燥,严重者更出现「苔藓样变」,调理及改善症状亦需时,即使情况得以控制仍须小心处理,例如饮食要留意,识别并避免致敏原的接触,注重皮肤保湿等。 中医对湿疹的病因理解及处理: 湿疹的成因多与风湿热有关,强调整体平衡和调理,主张患者少吃或戒除热毒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等,以及致敏性发物,如贝壳类海鲜等。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医疗方案,处方会加入养血、养阴的中药,以改善皮肤干燥和减少鳞屑,同时可显著地减轻因痕痒引起的苦楚。患者通过中医治疗有助于改善体质,减少湿疹复发。 西医对湿疹的病因理解及处理: 由皮肤屏障功能出现障碍以及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所致,加上外在环境的刺激亦会惹起湿疹发作,例如转季期间,忽冷忽热的天气令湿疹加重。西医用药多是消炎药、抗敏感药、外涂或口服类固醇,达至抑制免疫系统,减少发炎的效果;并会评估致敏原,找出病因,并采用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病情。 每个患者的湿疹病情和体质都有所不同,中西医学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标本兼治,同时能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病因,从不同角度制定个人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了解更多
    湿疹分为哪三个阶段?

    中西医结合医学湿疹

    湿疹分为哪三个阶段?

    湿疹是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大致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个阶段可互相转化及影响。在治疗方案上,西医的用药以外用消炎药膏为主,中医则采用内服的中药,两者各担当不同的角色,若配合得宜便能相得益彰,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 急性湿疹 病征:皮肤发红、焮热感、轻度肿胀,甚至渗液、渗血、痕痒、影响睡眠及情绪。多为皮肤急性发炎(或有感染)。 治疗方案: 西医:外用类固醇药膏,润肤产品,或湿裹。病情严重者,可考虑生物制剂治疗 中医: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止痒 急性湿疹以炎症为主,轻微的炎症可用外用类固醇以减低发炎情况。使用润肤产品亦可舒缓皮肤干燥和痕痒。某些情况下,湿裹的处理更能在短时间内大大改善皮损情况。 亚急性湿疹 病征:皮肤潮红减退,渗液减轻、皮肤干燥,或出现鳞屑、结痂,患者仍然痕痒 治疗方案: 西医:外用类固醇药膏,润肤产品,找出致敏原 中医:清热凉血,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若急性湿疹未能得到适当治疗及反覆发作,便会转化为亚急性湿疹,患处皮肤变得厚硬,伴随丘疹、鳞屑或结痂。 慢性湿疹 病征:皮肤干燥、痕痒、鳞屑较多、皮肤增厚 (即苔藓样变),甚至出现色素沉着 治疗方案: 西医:润肤产品,适量外用消炎类固醇药膏,或外用免疫系统调理药 中医: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覆发作后所致,患处皮肤干燥增厚,中医称之为「苔藓样变」,患者多痕痒难耐,搔痒时会掉很多鳞屑,病程久者,可以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外观呈暗褐色。

    了解更多

     

     

    服务时间

    • 星期一至五:
      上午9:00 - 晚上6:00
    • 星期六:
      上午9:00 - 下午1:00
    •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