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骨科

骨质疏松你有份?

骨科骨质密度

骨质疏松你有份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新陈代谢的病症。骨骼的功能包括支撑人体及保护重要器官,亦为身体储存大部份的钙及矿物质,以强化骨骼及牙齿,余下的钙则存于血液中,当血钙的水平过低时,身体会分解骨骼,释出骨钙,为身体补充血液中的钙浓度。但长远而言,这样会减低骨质密度,增加人们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密度减少,骨骼结构会因而变得脆弱,容易导致突发性骨折,造成痛楚及引发其他并发症,以致影响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及续发性两类。前者是由于营养摄取不足、更年期或人体老化等非疾病原因导致骨质流失;后者则是由于某些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所致。

骨质疏松症一般并没有任何明显病征,如果感到痛楚,通常是由于骨折所致。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骨、前臂骨及腕骨等。有时即使只是轻微的碰撞或跌倒都可能会令股骨骨折,甚至即使并无任何碰撞,脊椎骨都会渐渐塌陷,令背部变得弯曲,形成驼背及变得矮小,部份患者更会出现背痛的情况。

虽然到目前我们仍未知道骨质疏松症的明确成因,不过这疾病的病理却不难理解。我们的骨骼是由紧密的组织组成,骨的内部有如密集的「海棉」一样,当骨质疏松症病发时,可以想像骨骼中「海棉」内的「洞」便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疏,削弱骨质的内部结构。

不要以为骨质疏松症距离自己很远。30岁前,人的骨质生长速度会比流失快,但到了35岁后,骨质的流失速度却会明显加快,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损耗情况更为严重。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症的机率比男性为高,特别是踏入更年期的女性。

资料来源:
my.clevelandclinic.org
www.elderly.gov.hk
Mayoclin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