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特别公布

中医

传统民俗与三九天灸

中医天灸


传统民俗与三九天灸


近年来,很多人听説过中医在冬天有「三九天灸」的敷贴疗法。那什么是「三九天灸」呢?为什么名为「三九」?原来「三九天灸」疗法和中国传统民俗是有密切关联的。

冬至「数九」习俗
古代传统中,冬至后有「数九」的习惯。前人以此习俗,期盼严冬过去,迎接春日暖阳。每逢冬至之日,天地阳气处于最封藏的状态,自此时之后,阳气从最封藏的状态转向生发,天地间阳气逐渐强盛,日渐回暖而迈向春季,古人称冬至为「一阳来复」之时。「数九」以冬至后第一个壬日为起点,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如此一直数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到达「春分」的时节,阳回春暖。从名称上,可知「三九天灸」的诞生离不开中国「数九」的传统习俗。


九九消寒图
由于「数九」期间仍是寒冬,数九之时,又诞生出「九九消寒图」的特色民俗,以表对春日的期待。比较常见的是选取九字,每字笔划为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如:「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描红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好一字,直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春回大地。填充笔划的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而定,如晴天为红色;阴天为蓝色;雨天为绿色;雪天为白色,最后构成多姿多彩的画面。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与《九九消寒图》相关的节气诗歌,由此可见中国人生活的浪漫情怀。


三九天灸治疗
从「一九」至「三九」期间,阳气虽然开始生发,逐渐变强,但阳气力量仍然较弱,天气仍十分寒冷。因此我们更要在这个时候保护体内的阳气,不能令初生之阳气受寒邪侵袭而折损,更希望人体的阳气可以借天地阳气来复的机会更好地生发壮大,因此三九天灸的疗法就应运而生。

三九天灸选用药性温热的中药,如附子、干姜、细辛、白芥子等,药物粉碎后用姜汁混合,敷贴在身体的穴位上,通过经脉穴位,让药力渗透体内,起温通脏腑,祛除体内寒邪的作用,治疗寒邪所致的疾病。此外,人体在温热药物的帮助下,借自然界阳气生发之势,可使自身阳气得以强壮,达到补益人体阳气的效果,进而减少寒性疾病的发作,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三九天灸一般适合体质偏寒之人,素体偏热之人则不适合使用。因此在参加三九天灸治疗前,建议咨询主诊中医师,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参加。因人体质差异,三九天灸的敷贴药物,可能使部分人出现局部发水泡、脱皮的状况,这些现象一般皆能自行消退。中医师也会根据敷贴的反应,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敷贴时间和敷贴部位。

(作者:吕国安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