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心臟科中心

2/F,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服務時間

列印

我們的服務

心臟檢查:

  • 心電圖檢查
  • 運動心電圖檢查

 

非介入性檢查:  

  • 動態血壓監測
  • 24小時心電圖檢查
  • 心跳異常記錄
  • 傾斜床檢查
  • 經胸壁超聲心動圖
  • 經食道超聲心動圖
  • 人工智能超聲心動圖檢查 (AI Echo) 
  • 壓力超聲心動圖
  • 直流電心律復原法     
  • 冠狀動脈電腦斷層造影   

 

介入性手術:    

  • 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檢查
  • 冠狀動脈成形術及支架植入術
  • 電生理檢查及針對心律不正的導管射頻消融術
  • 永久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 微型無導線植入式心臓起搏器植入術
  • 針對心臟衰竭的雙心室起搏
  • 除顫器(ICD)植入術 
  • 皮下除顫器(SICD)植入術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
  • 結構性心臟病檢查及介入治療

 

持有醫管局轉介信可享用之心臟檢查服務及收費

凡持有由醫院管理局所發出有效轉介信之病人,可按指定收費預約於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接受以下服務:

服務項目*收費 (港幣)
心電圖檢查$530
運動心電圖檢查$2,500
動態血壓監察$1,800
24小時心電圖檢查$2,750
超聲心動圖$2,850
  • *以上並未詳盡列出所有有關服務項目。請聯絡心臟科中心索取更多資料。
  • 於接受上述任何服務前,病人必須出示由醫院管理局發出的轉介信正本,方可享有指定收費。
  • 上述指定收費並不適用於住院病人。
  • 查詢及預約,請聯絡心臟科中心,電話: 3946 6633。
  • 如有任何爭議,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保留最終決定權。

 

瀏覽專科門診時間表

健康資訊

查看全部
心臟起搏器迷思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心臟健康 心臟起搏器

心臟起搏器迷思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心臟被喻為人體發電機,會自行「發電」令心肌收縮跳動。但當心臟發生問題,心跳出現變慢的情況,便可能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確保血液供氧到全身各器官組織。大家對心臟起搏器都存有不少疑問,以下逐一為大家拆解: 心臟起搏器是否只適用於長者? 心臟起搏器並不僅限於長者。雖然在長者中較為常見,但實際上任何年齡層都有機會需要植入裝置,取決於心臟的健康狀況。若年輕人有先天性心律問題、嚴重心跳過慢或心臟傳導異常,亦可能需要使用起搏器。 傳統有導線起搏器 VS 無導線起搏器,應該如何選擇? 主要取決於心臟狀況和醫生的評估。 傳統有導線起搏器:適合需要雙腔或三腔起搏功能的患者,例如心臟衰竭或需再同步療法的病人。手術過程中,醫生會在左側鎖骨下進行局部麻醉,然後在皮膚上切開數厘米的傷口,並在脂肪和肌肉之間植入起搏器。 新一代無導線起搏器:通過大腿血管送入心室,直接安裝在心臟,手術時間比傳統方法更短。此類起搏器能實現心房室協調起搏,適合有心室傳導阻滯的患者。如果病人有多次導線手術經歷或血管狀況不佳,無導線起搏器也是合適的選擇,因為它的感染風險比傳統起搏器低約53-58%。 患者應與醫生進行詳細檢查和討論,根據個人情況和風險因素作出合適的方案。 植入心臟起搏器後,會感覺到它在「電擊」心臟嗎? 植入心臟起搏器後,並不會感覺到它在「電擊」心臟。心臟起搏器使用微弱的電流調節心跳,確保心臟正常運作。大多數人完全感覺不到起搏器的運作,因為電流強度非常低,不會有「觸電」或「電擊」的感覺。但當電池接近耗盡或在覆診檢查時,儀器技術員需要測試起搏器設定,病人可能會感到心跳異常,如心悸或不規則跳動,但一般情況下,起搏器只會默默地幫助穩定心跳,不會造成不適。 及早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透過定期體檢、健康飲食、適度運動以及壓力管理,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了解更多

服務時間

  • 星期一至五:
    上午9:00 - 下午5:00
  • 星期六:
    上午9:00 - 下午1: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