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健康
心臟起搏器迷思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心臟健康 心臟起搏器
心臟被喻為人體發電機,會自行「發電」令心肌收縮跳動。但當心臟發生問題,心跳出現變慢的情況,便可能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確保血液供氧到全身各器官組織。大家對心臟起搏器都存有不少疑問,以下逐一為大家拆解:心臟起搏器是否只適用於長者?
心臟起搏器並不僅限於長者。雖然在長者中較為常見,但實際上任何年齡層都有機會需要植入裝置,取決於心臟的健康狀況。若年輕人有先天性心律問題、嚴重心跳過慢或心臟傳導異常,亦可能需要使用起搏器。
傳統有導線起搏器 VS 無導線起搏器,應該如何選擇?
主要取決於心臟狀況和醫生的評估。
傳統有導線起搏器:適合需要雙腔或三腔起搏功能的患者,例如心臟衰竭或需再同步療法的病人。手術過程中,醫生會在左側鎖骨下進行局部麻醉,然後在皮膚上切開數厘米的傷口,並在脂肪和肌肉之間植入起搏器。
新一代無導線起搏器:通過大腿血管送入心室,直接安裝在心臟,手術時間比傳統方法更短。此類起搏器能實現心房室協調起搏,適合有心室傳導阻滯的患者。如果病人有多次導線手術經歷或血管狀況不佳,無導線起搏器也是合適的選擇,因為它的感染風險比傳統起搏器低約53-58%。
患者應與醫生進行詳細檢查和討論,根據個人情況和風險因素作出合適的方案。
植入心臟起搏器後,會感覺到它在「電擊」心臟嗎?
植入心臟起搏器後,並不會感覺到它在「電擊」心臟。心臟起搏器使用微弱的電流調節心跳,確保心臟正常運作。大多數人完全感覺不到起搏器的運作,因為電流強度非常低,不會有「觸電」或「電擊」的感覺。但當電池接近耗盡或在覆診檢查時,儀器技術員需要測試起搏器設定,病人可能會感到心跳異常,如心悸或不規則跳動,但一般情況下,起搏器只會默默地幫助穩定心跳,不會造成不適。
及早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透過定期體檢、健康飲食、適度運動以及壓力管理,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