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楊永強
093月 2020
永遠的楊永強
馮康醫生
三月起,楊永強教授不再擔任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的院長,由黃仰山教授接任。楊教授(EK)沒有全退下來。他仍然會在學院擔任醫療體系、政策及管理學部主管,還有新成立的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如此說,在公共衛生學院,EK仍然繼續做我的「老闆」。
我由畢業那年做實習醫生開始,EK已經是我的「老闆」了。當年在QEH內科A組實習,EK是顧問醫生。那個年代QEH有三個內科組,每組由一名顧問醫生帶領。我做實習醫生的時候,EK應該才做了顧問醫生兩年左右。因為級別差距太大,我和他沒有甚麼接觸。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當值的晚上,會穿著窄身牛仔褲,有型有格地回醫院巡房,看急症入院的病人。當年的顧問醫生,一般都不會晚上回醫院看病人的。
在醫院總部工作的十年,我負責醫院規劃,還有建立今日的臨床管理系統,經常要替EK構思新的發展策略。全世界的醫療體制面對不同的挑戰,每個國家地區都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改革,解決公平、效率、質素、人才等各方面的複雜問題。醫管局的頭十年,各方面都要推陳出新,也就要不斷參考其他國家地區的改革經驗。EK從不接受人家怎樣做,我們就跟著做的做法,一定要另外構思最適合醫管局的方法。
EK要求高!當年最令前線同事和私家醫生不滿的,就是他要求專科門診做到「零」輪候時間。公營醫療服務要做到「零」輪候時間,代價很大。EK解釋說,「零」輪候時間不過代表適當的輪候時間,但他始終未有把他的理念解釋清楚。或許,他陳義過高,非一般人能夠接受。他獨特的領導氣質,菩薩一般的心腸,令追隨者心悅誠服。但在執行上,追隨者未必都能做到他要求的水平,這就做成政策的落差。
「沙士」之後,EK加入中文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開設醫療體系、政策及管理學部。葛雪菲教授退休後,他接任學院院長。在政府擔任局長的幾年,加深了他對整個政府決策及運作的認識。對於政府決策上碰到的瓶頸和死穴,他都有獨特的見解。所以,他為公共衛生學院取得不少在醫療體制和政策方面的顧問工作,除了政府和醫管局,還有其他東南亞國家、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這些顧問工作迫使他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構思新的方法,從體制政策方面著眼,提出改善建議。
我自問在這些方面也很努力。但無論怎樣努力,EK往往都比我看遠一點、看高一點、看深一點。沒法,他仍是超越常人的努力,仍是坐飛機也帶一大袋學術期刊上機閱讀。我追不上,只能繼續做他的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