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呼吸系统科

当哮喘加上慢阻肺病

呼吸系统科慢性阻塞性肺病

相信大家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病,COPD)都不会感到太陌生,在大众心目中这是两个不同的疾病。虽然哮喘的典型特征是可变的受限呼气气流 (variable expiratory airflow limitation),而慢阻肺病的典型特征是持续受限的呼气气流 (persistent airflow limitation),但其实哮喘和慢阻肺病的定义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病人的临床特征对作出准确诊断也很重要。在有长期哮喘病史(尤其是那些控制不佳)的成年人中,可能会出现持续受限的呼气气流,要将这些特别的哮喘病人与COPD患者区分绝不容易,特别是如果他们也是吸烟者或本身亦有其他COPD危险因素。另一方面,亦有少部份COPD患者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时,他们的气流阻塞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逆转性,而这现象正与哮喘的特征相似。那么这些病人究竟是患上哮喘抑或是慢阻肺病呢?

近年医学界正开始使用「哮喘-慢阻肺病重叠(ACO)」 或「哮喘 + 慢阻肺病」来描述这批具有持续气流受限并同时符合哮喘和慢阻肺病临床特征的患者。但这不是个对单一疾病实体的定义,而是个临床使用的描述性术语,它包括几种不同机制的不同临床表型(clinical phenotypes)。在流行病学研究中,ACO患病率介乎 9% 至 55%,并因性别和年龄而异;汇报的患病率有这么大的差别正好反映不同学者使用不同的标准。但为何医学界近年对这个重叠症如此重视呢? 这源于与仅患有哮喘或慢阻肺病相比,ACO患者的症状更重、病情更频繁恶化、生活质量较差、肺功能下降更快、死亡率更高、医疗资源使用量更大。

威尔斯医院呼吸科代表刚在一个本地医学会议(Hong Kong Thoracic Society Autumn Respiratory seminar 2022) 上发表了一项关于ACO的研究,它是一个为期一年的纵贯式研究,共有61位ACO病人、296位哮喘病人及149位慢阻肺病人参与。研究发现ACO病人的人口学特征、合并症及功能状态类近慢阻肺病人;另一方面,ACO病人又似哮喘病人-有较多过敏疾病和呼气气流出现较高逆转性。ACO病人的呼气气流受限程度则介乎哮喘及慢阻肺病两者之间。ACO病人较哮喘病人有更多急性发作,而ACO病人的死亡率则比慢阻肺病人为低。

要诊断哮喘-慢阻肺病重叠症,医生首先需要确定以下病史和临床内容:第一、病人呼吸道症状的性质和模式(可变抑或持续);第二、有无哮喘诊断史(童年和/或当前);第三、相关接触史-如吸烟和或接触过其他慢阻肺病危险因素。而肺功能测试实在至关重要:要确认病人是否出现持续的呼气气流受限抑或是可变的呼气气流限制。但在新冠(COVID-19)疫情下,肺功能测试服务可能会中断。病人则可改在家中自我检测峰值呼气流量(PEF) ,若在 1-2周的时间内,PEF显示有过度变异性(即可逆转的气流受限),那就可帮助确认病人患有哮喘。然而,PEF不如肺功能(肺活量测定法/spirometry)般可靠,正常的PEF并不能排除哮喘或慢阻肺病的可能性。

对于那些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病临床特征的患者,最初的治疗方案是与哮喘一样的。重中之重首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ICS),ICS在预防哮喘症状、发病甚至死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具有哮喘和COPD特征或诊断的患者通常还需要使用长效气管扩张剂(LABA和/或LAMA)进行附加治疗,以提供足够的症状控制。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向重叠症患者提供以下治理方案:管理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戒烟…);治疗合并症;配合非药物治疗策略[包括体能训练,肺康复和疫苗接种];适当的自我管理策略(action plan);定期覆诊跟进。

Fusion cuisine(无国界融合菜)往往令食客有惊喜,但「哮喘-慢阻肺病重叠」却只会令患者有惊无喜呢!

香港中文大学医院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邝国柱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