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醫策縱橫:抗疫政策 (刊登於信報)

182月 2020

醫策縱橫:抗疫政策 (刊登於信報)

馮康醫生

今年起在《信報》開始寫這個專欄,命名「醫策縱橫」,希望能夠和讀者一起探索改進醫療政策的路徑和經驗。

醫療政策的目的,應該是建立完善的醫療系統,保障群眾的健康,令病人感到滿意,以及減少財務負擔和顧慮。我們目前的醫療系統,距離這三大目標似乎很遠、很遠!

2020年給醫療系統的第一個衝擊是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症的爆發。受新病毒感染的第一批病人出現在 2019年最後一天的《刺針》雜誌,旋即為國家及全世界的醫療系統帶來嚴峻的考驗,勾起了群眾對2003年SARS的回憶。大家不約而同都問一個問題,由SARS走過來,17年了,中間還經歷過2009年的豬流感,2012年的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我們醫療系統是不是都準備好,隨時可以打另一場硬仗?

中國在這次抗疫戰中,反應及行動叫人驚訝。開始的時候,在武漢還有點當年的影子,吹風者受到壓迫、當權者淡化疫情、數據掌握不清晰等。但國家的緊急應變很快糾正過來,首份報告公布後兩三星期,便完成病毒的基因排序,第一時間與世界衞生組織分享,這是史無前例的速度;跟着每天的疫情發布,公開而又詳盡,和SARS當年有天淵之別;然後在1月23日歲末年廿九首先封鎖武漢的進出交通,跟着不同的省市陸續「封城」,鼓勵居民留在家中,這樣大規模的隔離及檢疫行動,是公共衞生政策上最大膽創新的嘗試。許多國際的公共衞生專家都翹首以待,評估其防疫成效。

不過,我最欣賞是新加坡政府的反應及行動。網上見到領導應變的衞生部長顏金勇和最近總理李顯龍的發言,策略清晰,層次分明。由最基本對病毒的認識,到如何最有效保護自己,到疫情發展不同階段的分級反應,有條有理,而且情理兼備。他們知道怎樣在疫症當前凝聚國民,團結一起共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