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健康資訊 專題文章

036月 2024

醫路同行:脊柱側彎篩查合適時機

廖敬樂醫生明報

2024 年 6 月 3 日
廖敬樂醫生——中大醫院骨科專科醫生
醫路同行:脊柱側彎篩查合適時機(刊登於明報)

每年6 月是國際脊柱側彎關注月,當中最後一個周六是國際脊柱側彎關注日。適逢這個月份,跟大家分享最近診所一個經歷。一對父母帶6 歲孩子求診,原來不久之前,有組織到學校替孩子檢查身體時,告知家長其孩子有脊柱側彎,需要購買長達數月而且昂貴的醫療套餐治療,令這對父母相當擔心,於是向我求證。我檢查後發現孩子其實沒有脊柱側彎,並建議10歲後按照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安排接受身體檢查便可,父母隨即放下心頭大石。

不少家長都會問,脊柱側彎可以預防嗎?雖然它不能預防,但只要及早篩查,就可以及早治療。香港有十分完善的篩查系統和治療方案,早於1995年開始,兩間大學已聯同衛生署推行免費學童保健評估,為全港滿10歲的小五、中一、中三學童(中四至中六按情况需要而定)提供免費脊柱側彎篩查,先利用目測和莫爾照相初步評估,如果發現學童脊柱不對稱,會進一步安排X光檢查。此方法有效地發現初期的脊柱側彎,令患者盡早及適時接受治療。

大多10至15歲發現

然而,是否應該替幼稚園及小學低年級學童篩查?由於大部分脊柱側彎個案都在學童10至15歲時候發現,所以似乎毋須太早篩查。此外,脊柱側彎的臨牀篩查會先從學童背部,觀察其肩膊有否高低不一、肋骨是否不對稱,以及腰線會否不平衡,由於很多5、6歲的小童表現活潑,難以保持身體立正,因此不是篩查的合適時機。

不少人會把姿勢不良、寒背等與脊柱側彎混為一談,其實這是3 種完全不同的情况,彼此亦沒有關聯。姿勢不良、寒背並非嚴重疾病,只要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大多會很快得到明顯改善。

側彎達中度 或需用矯形支架

至於脊柱側彎,家長亦不用過分擔心,脊柱側彎只影響約3%至5%人口,當中約八成患者屬輕微側彎,很多時候只需簡單觀察,或者做運動及物理治療已經足夠。如果側彎程度達到中度,可能要考慮使用矯形支架,它們有不同種類,有些需全日佩戴,亦有些只需晚上佩戴,醫生會按病情替患者選擇合適支架。只有極少數屬於嚴重程度的患者,才需要考慮透過手術治療。近年脊柱側彎矯正手術亦有很大突破,例如引入電腦導航技術,將手術風險大大降低。

多年來,我見證不少患者的畸形身體被矯正後,健康不但獲得改善,而且重拾自信,放下心頭大石,重新投入健康生活。看到他們發自內心的真摯笑容,作為醫生都感到非常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