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醫療新領域:神經的康復治療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07Nov 2023

醫療新領域:神經的康復治療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Dr. FUNG HongAM730

最近看到《世界經濟論壇》的影片,有科學家發明利用人工智能的植入裝置,替一名患創傷性脊柱神經損傷以致下肢癱瘓的病人,搭了一條「數碼橋」,連接大腦和脊柱,使病人可以站立、走路及上樓梯。裝置分兩部分,一是「神經刺激器」,可以接收神經脈衝以刺激肌肉;一是「人腦電腦介面」,可以把人腦的意志轉換為數碼脈衝。目前這項科技創新只試用在一位病人身上,但足以為無數脊癱的病人帶來希望。

醫療科技的創新由研發到應用需要很長的時間。在腦神經系統康復治療方面,目前康復治療師用得比較多的是非入侵性的腦部刺激治療——腦磁激治療(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簡稱TMS)。TMS利用磁場轉變所產生的電流,刺激特定的腦部區域。治療師會把電磁圈輕放在患者頭顱上特定位置,產生短暫的磁場,刺激腦部以產生治療作用。

過去10年有很多新的研究探討TMS對各種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治療效果,如中風相關的殘疾、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症及創傷性腦損傷。最近,醫院的康復治療師嘗試用TMS治療因脊癱導致膀胱功能失控的病人,成功為病人摘除尿喉,令人感到鼓舞。此外,TMS治療已在美國獲得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藥物及心理治療未都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抑鬱症病人。

雖然TMS治療在神經學中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仍需更多研究來進一步確定最佳應用方式、治療成效及長期效果,其治療的適應性和使用限制也需要由專業醫護人員陪同進行評估和指導。一般情況下,我們見到病人在TMS治療後進行康復訓練,可以促進最大程度的神經可塑性及提高治療效果。

腦神經系統的康復治療近年來有不少科技創新和發展,像TMS、虛擬實境、人工智能的應用。創新科技如果能夠和針灸等傳統治療方法結合,應該有不一樣的治療效果。這需要透過更多的臨床研究,建立實證。